徐二男

徐二男 海宁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浙江省民间艺术家

徐二男12岁随父亲学习皮影戏,15岁上台演出,1949至1951年自立皮影戏班,1995年参加斜桥镇皮影戏班,2003年在海宁盐官风情街坐台任上手(领班),演出至今,精通传统皮影戏剧目150余出。他擅长各种开台(折子武戏)、正本戏演出,武打场面中的短刀格斗和空拳对打,动作利索、节奏明快,尤以“挑头”技艺最为精彩;文戏中的小旦动作,身段优美,动作细腻。代表作有《蜈蚣岭》、《南天国》、《聚宝盆》、《白家双状元》和《三请樊梨花》等。

张坤荣

张坤荣 海宁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

1958年4月进入浙江省皮影剧团,拜海宁皮影戏老艺人魏柏荣为师,学习皮影戏表演和唱腔,1963年,张坤荣开始担任剧团皮影戏主演,1969年,浙江皮影艺术团因故解散,张坤荣开始从事文化、信访工作,2004年,张坤荣重新开始从事海宁皮影戏创作、排练、演出工作。张坤荣不仅具备扎实的海宁皮影戏操作、演唱技巧,而且还致力于皮影艺术的改革创新,在操纵技巧、配音唱腔、灯光布景等方面进行了改进,强化了皮影戏演出效果。代表作有《闹龙宫》、《鸡斗》和《火焰山》等。

平柏荣

平柏荣 海宁皮影戏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

出生于海宁皮影戏祖传世家,1937年开始跟随父亲平德堂学习皮影戏后场配乐,担任后场正吹至今。平柏荣几乎掌握皮影戏所有乐器(如笛子、京胡、二胡、唢呐、锣、鼓板、堂鼓等)的演奏技法,对皮影戏各类曲牌非常熟悉,能演奏出300余出传统戏,40多种影戏曲牌。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皮影戏的资料整理工作,参与海宁皮影戏传统戏录音录像工程,对海宁皮影戏的后台演奏和曲牌的传承做出重要贡献。200年,被命名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。

 李学林

李学林 海宁皮影戏海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

现供职于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,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,是原浙江皮影剧团九位老艺人之一。1961年调入浙江皮影剧团任职。常年来,致力于海宁皮影戏人物、道具、布景的制作。工作中,不断开拓创新,对海宁皮影戏人物的设计、制作作了新的探索。参与制作影偶和场景的剧目达数十个。目前海宁皮影艺术团演出的神话剧《孙悟空三打白精》《孙悟空闹龙》《水漫金山》等大戏的场景和影偶都由其一人制作完成其布景色彩鲜明,影偶形象生动。2009年6月被命名为海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宁皮影戏代表性。

马孙英

马孙英 海宁皮影戏海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

1959年9月进入浙江皮影戏剧团学习皮影戏,师承魏柏荣,后成为浙江皮影戏剧团的主要演员之一。20世纪60年代,曾演《火焰山》、《水漫金山》、《三打白骨精》、《快活林》、《芦荡火种》、《半夜鸡叫》、《仗义斩孽龙》、《蜈蚣岭》、《红色少年》等,根据剧情操作并演唱。作为多年实践海宁皮影戏的主要演员之一,不但在理论上能掌握海宁皮影戏的特性知识,而且能熟练的根据剧情安排,不管文武剧目都能正确规范地进行对影偶的动作操纵和配唱、配白。

赵润

赵润 海宁皮影戏海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

1961年,被杭州文化局派到海宁县学习皮影戏,期间,拜周银宝为师,学习皮影戏传统剧和童话剧的演唱和表演。曾演唱或表演《仗义斩孽龙》中的公主、《火焰山——三借芭蕉扇》中的铁扇公主、《追鱼》中的牡丹小姐等角色。1979年,省文化局拨款,海宁重新组建皮影剧团,随同林关荣、沈圣标、张坤荣等5人赴湖南学习,后恢复传统目演出及新排演了《两个友》、《龟与鹤》、《鸡斗》、《采蘑菇》等四个童话剧。2004年,参与成立江南皮影艺术团(现更名海宁皮影艺术团),从事皮影戏表演艺术至今。

郭志英

郭志英 海宁皮影戏海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

1965年7月毕业于海宁一中,由当时海宁县文化局招收分配进浙江皮影剧团,分配于演员组,学习皮影戏的影偶操作和配唱、说白,师承张坤荣。1969年剧团解体后进入企业工作。2004年3月,加入海宁江南皮影艺术团(后更名海宁皮影艺术团)。参与了童话剧《鸡斗》、《龟与鹤》、《两个朋友》、《采蘑菇》的恢复排练,后又新排了《闹龙宫》、《小花猫钓鱼》,并在不同的节目中担当主要演出。经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操作,不仅在表演、唱腔上得到不断提高,而且对海宁皮影艺术有了从浅入深的理论认识。

 
海宁皮影戏《小花猫钓鱼》 海宁皮影戏《水漫金山》

浙ICP备09092972号 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、嘉兴市文明办主办
办公地址: 嘉兴市广场路一号行政中心综合楼五楼 E-mail:jxwmweb@126.com